长征里的数学知识
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,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。在长征过程中,红军战士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行军和战斗。根据提供的信息,红军长征的总里程约为65000里,其中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25000余里。
在长征途中,红军战士们平均每天行进的距离大约是100里,相当于现代的50千米。这个速度在当时是相当快的,因为地球上已经有运动员能够在两个小时内跑完全程马拉松,即42.125千米。
长征中的数学知识体现在对行军速度、距离和时间的计算上。例如,如果红军战士们需要追赶大部队,他们需要根据行军速度和追赶的距离来计算所需的时间。根据提供的信息,如果大部队行进的速度是每天100里,而追赶的距离是280里,那么追赶所需的时间是280除以(108-100),即35天。
这些计算对于当时的红军战士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它们关系到能否及时追上大部队,以及整个长征行动的成败。通过这些基本的数学计算,红军战士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,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战略转移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长征中红军如何计算行军时间?
长征路线总里程如何划分?
红军追赶大部队需考虑哪些因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