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腴(拼音:gāo yú)是一个汉语词组,意思是肥沃。它通常用来形容土地、土壤或者环境非常适宜植物生长,含有丰富的养分。
例句:
今媪尊长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膏腴之地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汉中是块膏腴之地,四面环山,资源丰富,人民富足。
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,撒下肥料,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。
相关用法:
形容土地肥美。
比喻事物丰富、华美。
在文学作品中,膏腴也可以用来形容文辞华美或美辞
膏腴在古文中的其他用法有哪些?
膏腴之地如何形容其肥沃?
膏腴与肥沃有何异同?